Loading

趋势 - 哪些数字化技术,会改变我们的未来?

2024-08-19 15:27:17 qhzysoft 58

随着全球各大科技巨头陆续投身云计算,云计算也迎来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。从种子到萌芽,从投入到成长,再到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,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,云计算成为工业智能升级背后的基础设施,开启了人类的云时代。


在云时代,大量数据汇集云端,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基础,引发各类大模型竞争风起云涌,带动软件部署模式创新,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,进而推动“AI+Cloud”成为通用计算平台,构建起传输、存储、计算、分析、自我学习、应用、再传输的闭环生态,实现终端与边缘计算的高效结合,为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能源互联网、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,实现万物互联、云生万物。


随着全球进入5G时代,云计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普惠、灵活的基础资源,更是成为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平台,可以多层次计算需要不断满足用户各类新型应用场景,助力企业开辟新蓝海、创造新体验、布局新产业,实现业务升级、运营提效和组织升级,从而实现“云”上成长。




01

物联网:万物互联 物物相息


2003年,物联网开始被广泛接受。通过互联网和通信网络,利用传感器、通信网络、软件、控制系统等,将日常用品、设施、设备、车辆和其他物品进行连接和互动,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控制。随着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和逐渐成熟,世界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。


在生活领域,物联网技术与消费品行业跨界融合,以“微处理+连接芯片”为底层元器件架构的物联网终端产品的感知和连接能力不断提高,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,新产品、新应用不断涌现,智能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、智能车载、智能无人机等产品规模体系不断壮大。


在公共领域,以物联网为支撑的市政基础设施、智慧社区、智能建筑等赋能智慧城市建设,构建起大规模、全覆盖的信息采集网络,实现了全面实时采集,极大增强了城市感知能力。“城市大脑”汇聚物联网产生的海量城市感知数据,结合其他先进技术构建出城市运行状态的虚拟投影(数字孪生体),为城市高效管理和运行提供有力支撑,提升公共资源配置和科学决策水平,提高治理效能,开辟出一种城市治理新模式。


02

工业互联网:人机合一 全面互联


工业互联网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领域。工业互联网利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将传统的工业领域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通过对人、机、物、系统等的全面连接,实现设备和工厂之间的智能化连接、信息共享、协同效率提升,重塑工业生产与服务体系。


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,涉及原材料、装备、消费品、电子等制造业各大领域,以及采矿、电力、建筑等实体经济重点产业,实现了更大范围、更高水平、更深程度的发展,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融合应用实践。


预计到2025年,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2 688.4亿元,预测增长率为13.8%。同时,工业互联网平台筑基赋能作用凸显,平台市场成长迅猛,呈现特色化等趋势,在政策、需求等多项利好的基础上,通过连接赋能工业经济,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。综合来看,无论是从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发展来看,工业互联网都处在稳定增长阶段,软件与平台占比持续提升,技术不断革新。


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、知识的深度结合,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、自主化的生产过程,在工业设计、生产、管理、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模仿或超越人类的能力,重塑产品规划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环节,为工厂、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


在工厂层面:工业互联网打造数字化柔性工厂,打通用户交互、产品创意产生、个性化订单下达、产品模块部件匹配、自动化生产等环节,“量体裁衣”式的个性化生产成为现实,使工厂运转更加高效。

在企业层面:工业互联网推动实现生产服务化,产品发展为智能互联产品,为用户提供维护、预警、保养等附加工业服务,挖掘新的盈利点,从制造商转变为运营商。

在产业链层面: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全产业链的有效链接,包括土地、资本、劳动力、技术、管理、数据等所有生产要素,一方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和垂直整合,另一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、能源、交通、医疗等行业的深度应用,推动跨行业领域融合,带来革命性的产业变革。


03

能源互联网:能联全球 零碳世界


面向未来,人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发展方式,消除大量碳排放对人类生存的长期威胁,从能源开发源头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供应,使人类的能量来源转向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、零排放、无污染的清洁能源。


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各类能源转换利用、优化配置和供需对接的枢纽平台,是清洁主导、电为中心、互联互通、多能融合的现代能源体系。


04

卫星互联:陆海空天 永不失联


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实现互联网接入,为地面、海上、空中等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宽带通信服务。


目前,卫星互联网应用的主要载体为宽带卫星通信系统,包括高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中、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。


近年来,全球在建或规划的低轨卫星星座近300个,星链、一网、柯伊伯系统等宽带星座计划正加速推进。


未来,卫星互联网是云时代的关键一环,也是实现天地融合、万物互联的关键,还是6G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人类在6G时代将进入泛在智能化信息社会,并融合通信、计算、感知、智能等技术,建立起陆、海、空、天泛在移动通信网,实现天地一体的“智能泛在”网络。

卓英软件

素材源自:易鹏,盘古智库理事长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,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出处